春節期間,發現天津很多居民區供暖的大煙囪不見了,還有的煙囪不冒煙了。難道這些小區都不供暖了嗎?原來從這個冬天,天津的很多小區供暖已經改變了供熱形式,由之前供熱站燒煤,改變成燃燒天然氣供暖。
“去年夏天,天津的道路上都在鋪設燃氣管道,那時我們以為是管道維護,直到去年冬天,發現家門口的供熱站往年的‘煤山’不見了,才知道這是市政府實施的‘煤改氣’,”家住天津市河東區匯賢里社區的張阿姨說,“往年,供熱站燒鍋爐,冬天衣服都不敢晾在陽臺上,屋子里也要經常打掃,即使不開窗,桌子地上也有厚厚的一層灰。現在好了,門口的煙囪不冒煙,今年掃房也輕松多了。”
小區供熱站的工作人員張師傅對于“煤改氣”也十分感慨:“以前,燒煤供暖需要提前很久就儲煤,運煤的車一開,到處塵土飛揚,居民們也十分有意見,小區周邊的道路也被壓得坑坑洼洼的,對居民出行影響也不好。現在鋪設天然氣管道以后,這些問題都消失了。尤其今年冬天的霧霾天氣,整個華北地區污染都很嚴重,我們沒有為霧霾‘做貢獻’,感覺輕松不少。”
據了解,燃氣鍋爐的熱效率較之前也提高到96%以上,以前的燃煤鍋爐熱效率只有75%左右。改造后的鍋爐房,由兩臺15噸、一臺20噸燃氣鍋爐替代原有的兩臺20噸燃煤鍋爐,供熱效率明顯提高,工作強度也輕松多了。新的燃氣鍋爐輔助設備少、自動化程度高,天然氣也是通過地下管線直接連接到設備上,因而操作起來也相對簡單。
天津市去年全面展開供熱煤改氣工作,已改造鍋爐18座,今年將改造完成32座,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心城區的132座燃煤鍋爐將全部改造完畢。改造技術最大特點是超低氮排放的性能,可進一步減少大氣中的氮氧化物,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,讓市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。